• 阿米巴模式与长租公寓运营探索(上)
  • 2016-10-21 编辑:SuperUser Account
  • 稻盛和夫:组织划分决定阿米巴经营的成败,它是起点也是终点!

    近期采访了iHome创始人钱晓强,在这次近距离的接触中钱总的平易近人和他对公寓行业的见解及分析让我收获颇深,最最让我深刻的是他的管理方式。在采访的前一天听说iHome的员工在大年夜还跟打了鸡血一样奋战在工作岗位上,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是采访完钱总我明白了。

    采访中钱总说他借鉴了日本京瓷集团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将公寓划分片区,每一个片区的管家负责自己区域的房源管理,并根据业绩拿分红,通过这样的权利分化让每一个片区的管家成为自己区域的经理人,这样就大大的提升了他们对于工作的主动能动性,加上智能系统的应用,这样的方式让公寓的空置率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那么稻盛和夫是谁?阿米巴经营管理又是什么?公寓人又要如何将这种管理方式应用到品牌公寓的运营中呢?
    其实稻盛和夫在中国商界早已是家喻户晓,就连马云也曾几度拜访,他的企业管理之道更是受到了广泛的推崇。稻盛和夫位列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其他三位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技术员出身的他,一手缔造了两家名列全球500强的大企业—京瓷集团和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

    稻盛和夫说:“组织划分决定阿米巴经营的成败,它是起点也是终点!”这句话可见经营单元划分对于我们实行阿米巴经营的重要性。

    其实不同的企业,其发展模式、管理方式等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你是什么企业,组织划分都是最最基础的,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员工的努力。长租公寓行业的发展是一片蓝海的景象,在这片海洋上每一个公寓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因为中国长租市场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更没有相对成功的案例,不管是中介型还是创业型的品牌公寓要想摆脱目前普遍偏向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阿米巴经营单位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长租公寓在中国还属于重资产经营,划分区域管理的目的可以让每一个经营单位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也能够更灵活的迎合市场的变化,对租户的服务品质也就得到了保障。依据阿米巴经营模式,长租公寓的运营可以建立分部门、分航线、分航班的、以及能及时看清收支状况的物联网系统,实现数字化经营,提高管理效率。

    iHome在这一点上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为一个创业型长租品牌公寓,iHome目前的体量达到了3000余间,并且每月还在以一个稳定的速度增长,但是他们的空置率却不到5%,除了自身的产品打造,创始人在管理上将房源进行了单位的划分,每一个片区的管家就是一个经理,负责统筹该区域房源的出房率和租户服务,然后公平的对每个经营单位作出评估,例如前期的成本投入、房源的空置率、租户的服务品质、工作的难易程度、工作效率等来评估该片区的的管家所生产的经济价值,然后根据这个最终的指标进行劳动成果分配。

    长租公寓的运营管理可以说是相当的繁琐,尤其是当体量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如何管理好这么庞大的一个体系需要投入的精力可想而知。iHome作为一个创业型的品牌公寓已经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模式运用到了公寓管理当中,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公寓领域运营模式探索的进步,但是长租行业要走的路还很长,各品牌之间也各有特色,阿米巴模式只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借他人之长也好,特立独行也罢,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盈利,否则就真是耍流氓了。